课题申报指南
《“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课题指南
作者:专家指导中心
时间:2022-09-28 08:51
来源:全国项目专家工作室
浏览:次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
课 题 指 南
2022版
二〇二一年七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继而全国人大表示拟将“双减”明确入法。至此,目标直指校内外教育的“双减”已然上升到国策层面。国家“双减”政策的施行,对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今社会条件和教育环境下,“双减”政策怎样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各个层面落实得怎样以及还存在哪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等等,则成为一个亟需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适时立项并迅即开启,直接体现了前沿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学使命的主动担当和对中小学基层教育实践的积极引领。
作为一项国家重点课题,《“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的基本视角属于教育管理范畴,而其关注的根本视阈却应该在于教育管理所带来的“政策效应”,即重在教育实践领域的“落实状态”。落地在操作层面,则意味着“双减”政策的实践目标不仅仅是“减”的本身,而是要回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为根本。因而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处于不同教育领域和实践层次,对本课题的研究起点和深入角度也应有所不同。为此,本“课题指南”设置了“区域专项”、“学校专项”和“个人专项”等三个研究系列,并且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单列了特设专项。所有系列总共以例题的方式列出100项选题,以供不同岗位的课题承担者立题参考。具体立项时,申报者可根据例题适当变通更改,也可以另行自拟,但必须确保与“双减”总课题研究方向一致,且要尽量突出总课题的政策内涵。
一、区域专项课题(15项)
A01 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研究
A02 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高区域教育治理能力的研究
A03 区域教育生态优化促进学校基础教育品质提升的研究
A04 “双减”政策落实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A05 “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研究
A06 “双减”政策下校内外教育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A07 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双减”政策目标达成的研究
A08 “双减”政策目标下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建构的研究
A09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家校社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A10 “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研究
A11 “双减”政策下区域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A12 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研究
A13 学校“双减”成效评估与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研究
A14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跟踪研究
A15 特设专项:ISO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研究
二、学校专项课题(35项)
B01 “双减”政策落实与治校方略创新研究
B02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教育生态优化研究
B03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重建研究
B04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策略创新研究
B05 中小学校“双减”实效评价体系研究
B06 现代中小学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研究
B07 中小学校本科研促进学校“双减”政策落实的研究
B08 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模式更新的研究
B09 基于“双减”政策目标的校本课程研究
B10 基于自主研修的学程规划与学品培养研究
B11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模式)研究
B12 基于学科教学创新的“双减”课堂研究
B13 “双减”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和生本作业创新的研究
B14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
B15 学科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作业统筹管理的研究
B16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生态建设研究
B17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跨班选课走读制研究
B18 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同案(教案学案一体化)共享模式研究
B19 彰显“双减”政策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B20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创新
B21 “双减”政策落实深化生命教育的研究
B22 学校安全教育与“双减”政策落实的研究
B23 “双减”政策下的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B24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美育空间拓展研究
B25 课间广播操引进广场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B26 基于自主能力培养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
B27 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的实践研究
B28 校外教育机构“双减”政策落实成效研究
B29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B30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研究
B31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对接与联动模式研究
B32 学校文化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的管理模式研究
B33 中小学生近视预防和视力矫正的研究
B34 学生睡眠时间管理和睡眠质量评价的研究
B35 特设专项 :“双减”政策背景下深化高中课业改革的研究
三、个人专项课题(50项)
C01 “双减”政策落实促进基础教育课业改革的研究
C02 “双减”视阈下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C03 学科课业日程化促进“双减”落实常态化的研究
C04 中小学生态性课堂与生本化作业研究
C05 基于“双减”目标的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C06 精彩课堂打造与乐学模式建构的研究
C07 多媒体音乐美术课堂整合教学实践研究
C08 “双减”云课堂的线上教学模式研究
C09 学科课堂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C10 体现“双减”目标的学科教学例题与课堂问题设计研究
C11 中小学主题性课业和课题化学习策略研究
C12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双减”实证比较研究
C13 学科课业分层设计与集中辅导模式研究
C14 中小学课业设置多元化与多样化研究
C15 “概念图示”与“问题链接”教学策略研究
C16 “双减”目标下导演编剧与导图编程学科课堂研究
C17 小班化教学与小组式学习模式研究
C18 学生(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建制研究
C19 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研究
C20 中小学作业适度性与科学化研究
C21 “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量化设计与实效管理的研究
C22 “双减”理念下项目式作业与单元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C23 基于“双减”背景的中小学“生态作业”研究
C24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智慧作业”研究
C25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模块研究
C26 “双减”视域下的研学课程和旅行作业研究
C27 小组化集体作业及总体评价模式研究
C28 学科作业批改效率提升与评价模式创新研究
C29 小组同学互考(自考)互评(自评)互学模式研究
C30 “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精准分层精细管理的研究
C31 “双减”背景下学生作业展现和公示制度研究
C32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自觉作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C33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与学习潜能开发的研究
C34 基于“双减”目标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研究
C35 “双减”目标下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C36 “双减”背景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C37 “双减”目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C38 “双减”目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C39 “双减”背景下的音乐学科教学创意研究
C40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C41 适合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班级座位排布模式研究
C43 学生学习困难与学业障碍研究
C44 学习倦怠和厌学情绪成因及应对研究
C45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与低效学习状态及成因研究
C46 学习受挫学生精神抚慰与亲情开导研究
C47 关于“双减”背景下随迁子女学习生态圈的研究
C48 有效指导学生建设良好家庭学习环境的研究
C49 家长访校与教师家访教育对接模式研究
C50 特设专项:中小学小研究生研修性学习实验研究
(注:本特设专项即“小研究生”项目,要求实验教师以“导师”身份指导学生申报学生课题,组织参加“双减”规定下的校内外自主研修活动,结题结业颁发证书,出具“小研究生”研究成果证明和升学特长推荐公函。本项目支持民办学校基地准入机制。)
2022.09.09 发布